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常规一、原理及方法有创血压(IBP)是将动脉导管置于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内血压的方法。IBP 监测系统包括二个组件:电子系统和充液导管系统。穿刺成功后将动脉导管与充液导管系统相连,然后通过换能器将充液系统与电子监测系统相连接,调零后即可直接测量动脉血压,此测量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窄及松紧度的影响,准确直观,是 ICU 重要的监测手段。二、适用范围1.各类危重患者和复杂大手术及有大出血手术的;2.严重低血压、休克、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和其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疾病需反复测量血压的,或者无创血压难以检测的;3 严重髙血压、创伤、心梗、心衰、MODS、心肺复苏术后等;4.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5.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的患者。三、禁忌症1.穿刺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2.凝血功能障碍;(对于已经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最好选用浅表切处于机体远端的血管)。3.患有血管疾病的病人,如脉管炎;4.手术操作涉及同一部位的;25. ALLEN 试验阳性者禁忌行桡动脉穿刺测压。四、IBP 与 NIBP 测量值比较无论是正常血压者还是髙血压者,间接测压法(NIBP)所得的收缩压结果均较实际值低,在正常血压者约为 5-10mmHg,在髙血压者约为 10-20mmHg,危重病人特别是休克病人,无创血压 NIBP 可能提供不可靠的较髙的血压值,收缩压自主动脉、肱动脉至桡动脉及足背动脉逐渐升髙,舒张压逐渐降低;所以对于危重患者,IBP 的值更为准确直接。五、动脉内置入导管的部位及方法(一)备物:合适的动脉导管、充满抗凝液体带有开关的压力连接管、压力换能器、压力袋、电子监护仪。(二)部位:常用于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其中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股动脉。(三)置管方法:以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法为例1.用物准备2.患者准备(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其配合。(2)Allen 试验阴性者,可行桡动脉置管。(3)以桡动脉穿刺处为中心,常规备皮、消毒。3.穿刺与置管(1)固定位置:患者取平卧位,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固定,腕部垫一小枕手背屈曲 60 度。3压力波形(2)定位,确定穿刺点:确定桡骨径突位置,向尺侧移动 1cm 后,向近心端移动 0.5cm,触及桡动脉搏动最强的部位后,再向近心端移动0.5cm 为穿刺点。(3)穿刺与置管: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套管针与皮肤呈 30 度角进针,见血后将套管针放低,与皮肤呈 10 度角,再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