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翻译观对儿童文学翻译的启示内容摘要:梁实秋翻译的英国经典幻想小说《彼得·潘》体现了其对文学翻译的独特思考,他的翻译观于当今儿童文学翻译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借鉴意义。在源文本选择方面,应当选择能够表现儿童天性的经典作品;在翻译态度方面,应当保留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原貌,不随意删减原文,忠实原文的语气;在翻译策略方面,考虑到儿童对异域文化的期待以及母语学习要求,追求归化与异化的平衡,对文化专有项采纳异化为宜,但要尊重汉语表达,尤其是主被动的差异,以及无主句的处理。关键词:梁实秋儿童文学翻译翻译观梁实秋翻译的英国经典幻想小说《彼得·潘》体现了其对文学翻译的独特思考,他的翻译观逐渐了引起学界的重视。目前国内对梁实秋的翻译讨论大多集中在梁实秋与鲁迅翻译思想的比较上,以及梁实秋与朱生豪莎译本的比较上,而对于梁实秋翻译观的讨论还有待深化。许多译者开始注重儿童文学的可读性,照顾儿童读者的低语言水平及理解能力[1]87。但是儿童文学翻译也在选材,态度和策略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过度简化、过度归化、随意删改等问题。儿童文学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范畴,必定符合文学翻译的一般原则。但是,由于其服务对象儿童具有自身的特点,儿童文学翻译又有其独特的要求。虽然梁实秋没有阐述自己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看法,但是他的翻译观也给儿童文学翻译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些可贵的借鉴。一.梁实秋的翻译观1.源文本的选择梁实秋认为文学不能有浅薄的教训意味,但文学与道德有密切关系[6]126,文学是永恒人性的描写。[6]221 选择反映儿童天性中美好的方面来翻译,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彼得·潘》中有对爱的追求(达林夫妇对孩子的爱、达林家的三个小朋友对父母的依恋等);对游戏与自由的热爱(孩子们一块儿扮家家);对自然的亲近(永无岛远离世俗,孩子们在那里感到新奇欢乐);此外,还有勇敢(孩子们与海盗作战),忠诚(娜娜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等等。由此可见,《彼得·潘》体现了儿童天性中许多积极的方面。虽然其中也反映了儿童天性中思想混乱,嫉妒心强等缺点,但是总体而言,它还是褒扬了儿童天性中积极的方面。2.求真的翻译态度A.不随意对原文加以删减例 1:ShethoughtthebetwayofgettingalittlequietwatotakeNanatothenureryforamoment,butincutodyofcoure.[9]72她想唯一的得到一点宁静的方法,就是带娜娜到孩子房里去看一遭,当然还要监视着她。彼得在婴儿室引诱达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