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河北医家的文献讨论摘要:张锡纯、郭可明等人是河北民国时期活跃在医坛上的著名医家。在论及民国时期河北医家的文献讨论时,却有一位不能不书上一笔的医家---王清任。讨论他们的医药著作和期刊是构建民國时期河北医家文献讨论的重要基础。关键词:河北医家;医学文献;王清任;张锡纯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医学,一直是中国的主导医学。然而在西方近现代医学的冲击打压之下,传统医学不可避开地步入衰微的历史境遇。中医虽遭受了异常的责难,但是中医药著作的撰写和刊发却步入了一个繁盛的时期。在燕赵大地上,自古以来名医辈出。在民国时期涌现了一批像张锡纯、郭可明、岳美中、牛泽华、贺普仁、滕宣光等著名医家,他们对祖国的传统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颇为深远。民国时期是指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至 1949 年 9 月,民国时期的中医文献指这段时期在我国出版发行的中文医药类文献,在种类上主要是指医药著作和期刊以及医家进行医学的讲稿。在谈及民国时期河北医家的文献讨论时,有一位不能不书上一笔的医家。就是梁启超赞扬为“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者”①的王清任。首先,王清任是近代河北玉田人。第二,王清任的主要医学文献及医学成就,到了民国时期才开始得到重视和讨论。第三,清末民国初期时,河北著名医家张锡纯深受王清任益气活血思想的影响并且倍加推崇。张锡纯对益气活血法的运用是在进展王氏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而来的。诚如张氏云“玉田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立活血逐痪诸汤,按上中下部位,分消疲血,统治百病,谓痕血去而诸病自愈。其立言不无偏处,然其大旨则确有主见,是以用其方者,亦多效验”②足以可见张氏对王氏是非常推崇的。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又名全任,直隶县人(今河北省玉田县人),出生中医世家自幼习武,武科举出身,后学医。《医林改错》是王清任从医 42 载留给后人的唯一一部传世之作。此书只有 3 万字左右,分上下两卷:上卷论脏腑。下卷论半身不催症,另外配图 25 幅,自创新方 31 贴。该书虽非宏篇巨著,但因敢于问阙经典,阐发气血,为后世医家所叹仰。故后人赞扬“集数十载之精神,考正数千年之遗误”,是“稀世之宝”。在他身后 160 多年间,再版 40 多次,至今可见到 70 多个版本。当时还有英、法、日等多国译本,英译本最初发表与《博学会报》中,书中称王清任为“近代解剖学家”。王清任和三万字的《医林改错》给当时医界注入了一股新奇的血液,如苍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