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价格认知过程的混沌讨论内容摘要:商品认知价格是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的关键因素。消费者认知价格的形成是各种因素非线性作用的结果,表现出混沌的特性。本文通过实验讨论证明了消费者价格认知过程中的混沌特性,通过相空间重构观察到价格认知混沌吸引子的存在。价格认知混沌吸引子为消费者认知价格的收缩区域,是消费者最终购买商品所同意接受的价格范围。最后归纳实验讨论的结论。关键词:认知价格混沌特性价格认知混沌吸引子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会把商品的价格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认知价格作对比,进而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认知价格也叫“参考价格”,是消费者推断商品是否会被购买的标准,是由消费者以往经验和当前购物环境所形成的预期价格。参考价格的形成是当前价格讨论的热点,相关文献多见于国外。虽然人们对消费者认知价格的讨论取得一定的成果,并获得一些共识,但认知价格的讨论存在着不足:消费者的认知价格是综合内外部各种信息而形成的,这些信息相互影响,不能分开讨论;一个或两个影响因素的讨论不能展示消费者认知价格形成的全貌;各种信息的影响是非线性的,线性的讨论方法不能反映认知价格形成的本质。讨论思路消费者在认知价格的形成过程中会参考各种可能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影响关系,从而构成统一的价格认知系统。混沌理论是讨论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复杂科学,揭示了复杂系统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用混沌理论讨论消费者价格认知过程,使我们以全新、全貌的方式和科学的方法来审视和认识认知价格形成的规律。为揭示消费者认知价格形成的特征,本文设计消费者认知价格形成的实验。参加实验的消费者接受不同的购买信息,依次对商品的价格进行推断,从而获得商品认知价格的时序数据。通过相空间重构技术和混沌判据,识别和展现消费者在价格认知过程中所表现的混沌特性。通过混沌吸引子的讨论,揭示认知价格的混沌区域,以及关键因素对价格认知混沌吸引子的影响。本文的讨论过程如图 1 所示。实验设计实验对象与载体。试验对象为 4 名大三营销专业的学生,男生和女生各 2 位,分别编序为试验对象 1(女)、试验对象 2(男)、试验对象3(女)、试验对象 4(男)。实验载体为手机,因为现在大学生大都拥有和使用手机,对手机性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有购买手机的亲身体验,知道哪些因素对他(她)们推断手机的认知价格最为重要。实验内容。向实验对象提供不同的信息,信息内容包括产品性能、功能、服务、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