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漓江水系之变迁

漓江水系之变迁_第1页
1/3
漓江水系之变迁_第2页
2/3
漓江水系之变迁_第3页
3/3
漓江的孕育和发生要追溯到距今 300 多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地球上最新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位于板块缝合线的喜马拉雅山剧烈上升。此时,位于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以及桂北的越城岭同时上升。越城岭以南。东西两个支脉,海洋山、架桥岭也相继隆起。这样在桂林附近的原始地面上,出现了一个三面环山的盆地外貌,漓江的雏形就在这一盆地内出现了。平原分水岭在 300 多万年漫长的岁月中,漓江曾经历沧桑巨变。目前在漓江流域范围内,多处出现的平原分水岭,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那么,什么叫分水岭呢?它最早出现在原始地面上,是局部高点的连线,大气降雨落到地面以后,雨水沿着分水岭向两侧分流。然而,分水岭又如何能出现在平原上呢?原来,分水岭出现以后,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降雨量的多寡,造成分水岭两侧不同的溯源侵蚀作用,分水岭会向作用弱的一方迁移,有时候会出现在原来的河床上,就成为平原分水岭。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基本框架大致形成干旱第三纪,南岭是它们之间的分水岭。越城岭是南岭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峰猫儿山,海拔高度 2142 米,是华南第一峰。在第四纪晚更新世(10 万年)以来,隆起表现更为强烈。——“”笔者曾在国家旅游局资助的讨论项目漓江流域整治的综合讨论 中,详细地论证过此项袭夺现象。根据第四纪沉积、地貌以及卫星影像综合分析,认为原漓江上游的大小溶江,包括六洞河、川江等水系均属于湘江水系,后被漓江袭夺,袭夺湾位于小溶江与三街之间的峡谷。兴安县城西原河道中的始安岭演变为封口,形成为袭夺后的湘漓分水岭。由于这一平原分水岭出现在两大水系之间,定为漓江流域的一级平原分水岭。2000 多年前,秦代官员史禄就是利用了这一自然条件,在没有炸药的情况下,使用简陋的生产工——具,成功地修筑了伟大的运河灵渠。“”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 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的美誉,至今还在运行之中,已成为崇仰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旅游胜地。湘漓与桂柳同样为平原分水岭,同样由于水系袭夺现象所造成的,但是它们的成因不完全——一样。桂江水系的漓江航道段,由于距共同的下游出水口梧州远较柳江为近,具有较大的水力坡降,从而具有较强的向源的侵蚀能力。此外,又由于漓江航道的强烈的岩溶作用,从地下河转化为地表河,致使侵蚀基准面急剧下降,造成原来流入柳江支流洛清江的良丰河倒流。这一袭夺现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漓江水系之变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