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节苏维埃革命的开始

第二节苏维埃革命的开始_第1页
第二节苏维埃革命的开始_第2页
第二节苏维埃革命的开始_第3页
第二节苏维埃革命的开始第二节苏维埃革命的开始 一、 中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和根据地建设 二、 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1、 中共土地改革的原因 (1) 旧中国的土地分配极不合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80%以上的人居住在农村,而占农村人口不足 10%的地主、 富农掌握着 60%—70%的土地, 无地少地的农民占农村人口的 70%以上。 (2) 地主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 农民交纳的地租一般占劳动成果的一半以上, 甚至70%—80%。 这种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关系, 给广阔农民造成极大的痛苦, 严重阻碍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进展。 因此土地问题成了中国社会一项基本问题, 变革土地制度,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2、 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为了解决农民得体地问题, 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共颁行了一系列土地政策。 具体来说是: (1) 土地革命时期, 中共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1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 中共就领导了更具地人民开展了打土豪、 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 根据井冈山地区的土地根名实践经验, 毛泽东于 1928 年 10 月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 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分配给农民耕种。 该土地法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第一次用法律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 对土地革命运动的进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 这项规定将农民原有的土地也予以没收, 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热情。 2 1929 年 4 月, 红四军到赣南兴国县进行土地革命, 毛泽东在总结赣南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 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 首先将《井冈山土地法》 中规定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其次规定了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即一般是以乡为单位, 以人口为标准, 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并在原耕地的基础上, 实行抽多补少的原则。 3 1929 年 7 月, 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在邓子恢的主持下, 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 进一步解决了土地革命中一系列政策问题, 其中规定区别对待大小地主和富农,团结中农, 不使利益受到任何损失, 保护工商业等。 4 1930 年, 在二七会议上确立了解决土地问题一要“分”, 二要“快” 的原则, 推动了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