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组岗位职责周总理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其高风亮节,令全世界景仰。不仅自己清廉,还严格要求并谆谆教诲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绝不能占公家的便宜,绝不能享受任何特别照顾,绝不能谋求一点私利!”他还常常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并表示自己带头改造。周总理出差从来不让地方政府特别安排,与随行人员同住同吃,坚持用自己所带的物品,甚至都不领取出差补助,为国家减少负担,用好国家的每一分钱。生活中,周总理不管在哪儿,剩菜不让倒,下顿接着吃,理发刮胡洗衣等费用全部自付,也从不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馈赠的礼物。向外宾送礼时用自己的钱垫付费用。周恩来淮安老家只留下孤寡年迈的老婶娘,生活非常困苦,可是周总理不许淮安市政府对他老家有任何特别照顾。但是,周总理每月都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大部分钱补贴生活困难的亲属。建国后他对侄儿在农村插队和要求参军,也不允许有丝毫照顾。病重期间,对侄女前来探望毫不留情地说“不要来了,坚守岗位”。在知道自己的表妹扛着自己的牌子向组织要工作后,立马指示开除其表妹工作,下放到基层锻炼。自己的家人和亲属来往出入,尽管有公车也从来不接送。有一年春节前夕,周恩来家乡淮安县人民为表达敬意,托人给周总理送过两次土特产。第一次因不便退回,即委托办公室写信批判淮安县委,并附寄了一份《中共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和停止新建招待所的通知》,要求他们仔细讨论,严格执行,并以超出土特产的价格,寄给淮安县委 100 元钱。第二次是淮安县委书记到北京开会,带了点茶给总理。周总理坚决不收,委托办公室的同志原封不动给退了回去,又送给淮安县委一份中共中央不许请客送礼的文件,还亲自用铅笔在文件上批示:“请江苏省委、淮阳地委、淮安县委仔细阅读一下,坚决照中央文件精神办!”家风连着党风,家风关乎形象。领导干部能否管好自己的亲属,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自身形象,更关系到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党群干群关系,是一个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原则性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少数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家规的作用,自认为订立家规是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因此,在对待自己亲属的问题上,就肆意放纵他们,不仅对他们的不当行为和错误做法不教育制止,反而包庇袒护,甚至放任自流,结果让感情代替原则,让公心让路于私情,把人情凌驾于人民利益和党纪国法之上,不惜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滥用手中的权力,以身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