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要懂得很多,如何让老板满意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都是一种学习 完成任务并不等于结果 在哈佛大学 MBA 课堂上,教授们做过这样一个课题:带上除了你以外的 3,运两筐石料到山上去,每的经费只有 100 元,只允许在现场找人。 第一个组织这个活动的人,从开始发动群众到最后爬到山顶用了 6 个小时,他的方法很正规,用钱去招聘人搬运,尽量选择一些身材比较强壮的搬运工,招聘工人用了 3 个小时,爬山用了 2 个小时,中途休息用了 1 个小时。 而第三个组织这次活动的人,却仅仅用了 1 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爬到了山顶。首先,他找到该山的负责人,询问有没有缆车,在确认有缆车的情况下,他只需要找到 3 个旅游的人帮忙看管一下石头,然后坐上缆车直接到山顶。 当然,课题的最后获胜者是那个坐缆车的人。虽然,另外两个人都表示不满,觉得他违反了规则,这个课题是训练你的组织能力,而不是投机取巧,然而,教授们最后把胜利判给坐缆车的人。 教授们最后是这样说的:原因很简单,在任何公司里,你的上司只看中你的绩效,你的结果。 假如你是一名员工,可能会常常听到上司抱怨:不要给我讲那么多的理由,我只要结果!请告诉我结果。 是的,这话很噎人,但就像本案例一样,也有其实在的道理。上司老总们千方百计想让员工明白:做结果,而不是做任务;完成任务并不等于结果,结果最重要。 一字千金 战国时候,盛行一种养士的风气,将权势的人都喜爱招揽各种人才,他们养在家中,随时为自己效力。这些投靠权贵的人被称为门客。当时秦国的相国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这么多门客之中,各个阶层、各种经历的人都有。吕不韦为抬高自己的名声,叫他们收集众说编写一本厚厚的书,题名为《吕氏春秋》。在这中书里。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古今治乱都写到了。书写好后,吕不韦下令把书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同时宣告:有谁能够增加或者减少这本书一个字的,相国赏他千金。几天过去了,始终没有一个人提出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吕氏春秋》真的完美到增减一个字都不行吗不是的,只不过由于吕不韦当时是权势显赫的相国,这本书又是他立意要标榜自己,用吕氏名义写成的,人们有意见也 不敢提出来就是了。启示:后人将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史辞精妙,文章价值很高,一字一句颇有重量。在直销的培训课中,讲师应注意仔细准备,力求表达得精炼准确,一字千金以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