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控制度 摘要:一般来讲,货币资金是单位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而大多数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都与货币资金有关。因此,文章将通过两则案例,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归纳导致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失灵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加强对货币资金管理控制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一、案例简介 案例 1:某镇政府财政所会计戚某,2024 年 8 月至 2024 年 2 月,利用担任镇人民政府财政所会计期间,先后 17 次私自从其所负责管理的镇政府下属村镇建设办公室、工业园进展有限公司及废弃矿山整理办公室等三家单位账户内挪用公款合计人民币 59.5 万元,用于其个人及家庭消费。作为一个非保管货币资金的财务工作人员,戚某利用管理银行账的便利,通过提取银行现金不入帐的方式来挪用单位资金。具体过程是,先由戚某开出支票,敲好保管的该三家单位的财务章,然后向单位的另一位保管法人章的财务人员毛某敲该三家单位的法人章。敲好章后,戚某就去银行提取现金,然后在银行存款日记账里记录每笔钱的取现情况,但在总明分类明细账上并未入账,取现的支票存根戚某自行藏了起来。这样银行存款日记帐和总明分类帐两者的余额是不一致的。戚某就把总明分类明细账上的余额改成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余额一样,这样别人粗一看是看不出来的,但是认真把每个账目加起来一算就会露出马脚的,因此审计局的人来审计账时,戚某就怕了,主动向镇纪委坦白。 案例 2:某镇环境卫生管理站站长罗某 2024 年 2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单位公款。该单位的资金使用是站长“一支笔”审批,作为站长的罗某取钱十分方便,直接向出纳岑某提出要用钱,出纳就会按其要求去银行从单位的账户上取出,罗某以暂领单抵库并不叫岑某入账,待还钱的时候再把暂领单撕掉。这种循环操作方式至案发,先后 9 次挪用单位公款共计 86.25 万元,其中 38 万元挪用时间超过三个月,其挪用的公款均用于个人消费或借款给其朋友,目前其挪用的公款已全部归还。 以上挪用公款的案例,犯罪主体一个是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一个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这两类人是单位货币资金运作和管理上的关键人员,也是最容易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违法犯罪的人员。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失灵的原因 (一)个人素养不高,思想道德滑破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虽然工作收入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