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观《恰同学少年》有感在抒发我观看《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的感悟之前,请允许我先呈述我观看的过程:《恰同学少年》一共 23 集,我共分两次看完,并且都是在深夜不受任何打扰的情况下全——神贯注地观看。我深深地被影片主人公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激情和朝气以及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所吸引。虽然两次我都看到凌晨四五点,但我没有丝毫的倦意,反而越来越有激情。《恰同学少年》中令我感触最深,触动我心弦就是那对在影片中形成鲜亮对比,给观众视觉造成极大反差的青年毛泽东和刘俊卿。“梁启超先生说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影片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蔡和生、陶斯咏、向警予等就是梁启超先生所称颂的优秀少年。他们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激励人心,忧国忧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使人钦佩,勇于破旧立新的精神令人折服。毛泽东是个极富活力与气魄的活力少年,当自己的作文遭到不公正对待时,他敢于据理力争,甚至顶撞老师(当然我不提倡学生顶撞老师,而是要“”有胆量做正直的事,而不是人气吞声);一句 我偏要和老天作对,看谁犟得厉害! 喊得多有气魄。同时,大气磅礴的他又不乏沉着冷静,当外人打架斗殴吵得不可开交时他能够“”聚精会神地读书写字,真正做到了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青年学生的他深化军阀营中谈判时表现得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不得不令人佩服;最让我折服的就是他的胸襟广纳天下,心系祖国和人民。而与毛泽东形成鲜亮对比的刘俊卿是最悲剧性的人物了。或许他的本性并不坏,但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与强大的的社会压力下,加之由于家庭贫困而急于摆脱这种命运的念头驱使下,他成了一个反面例子;倾慕虚荣,自私自利,做事唯利是图,首鼠两端。最终他成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败类,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他是一个处处都充满矛盾的人,就如在对待年迈的父亲这件事来说,一方面他上学为的是升官发财,改变家庭贫困的局面,他说“过这么一句话: 爸,等我光宗耀祖后,你再也不用给别人倒茶了,我要让别人给你倒”茶,让别人服务你。 这似乎是个很孝顺的儿子;另一方面在细节上他又表现得是个十足“”的 不孝子 .对他人他不敢承认他的父亲是个卖臭豆腐的,反而介绍说是雇来的挑夫(这是对父亲多么大的打击!);甚至把一个星期积累下来的脏衣服留给体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