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赤壁印象-精品文档

赤壁印象-精品文档_第1页
1/2
赤壁印象-精品文档_第2页
2/2
赤壁印象“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心里默诵着杜牧的这首《赤壁》,我踏上了去赤壁访古的旅程。从赤壁市乘汽车到赤壁镇约半小时。一下汽车就到了三国赤壁古战场城楼,穿过城楼,出现在眼前的就是赤壁古风门楼,下面,就让我们在游览古战场中回顾历史、寻访历史人物吧。经过陈列馆来到赤壁山头,眼前的这座周瑜石雕造型糅合了汉画像石刻、北魏石刻和现代建筑艺术的几重特点,写实结合写意。周瑜的战袍设计就体现了这种特点:从正面看,东风吹来,战袍飘向西北,与孔明设坛祭风的东南风向相吻合;反面看,像一面石壁,和“赤壁”意合。底座设计别具匠心。那刀劈斧刻的纹络象征拍岸的惊涛,三个层次比方“卷起千堆雪”,从苏轼的词中取意,同时也隐喻了三国鼎立。整个石像有 5 个成年人加起来那么高。您看,周都督手持利剑,目光英武,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整个雕像把周瑜“欲与曹公试比高”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再看翼江亭。翼江亭因赤壁山如鲲鹏的翅膀斜插江心而得名,原为周瑜的前沿观察哨和指挥所,眼前的这座亭由国民党某师师长蔡汉卿所建。亭柱上的楹联是根据明末清初诗人朱彝樽的《满江红·吴大帝庙》缩写而成。上联为: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卮言兴霸良策。下联为: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整副对联融写景、抒情、咏史为一体,借东吴历史上几位文臣武将为东吴政权建功立业的故事,赞颂了孙权在关键时刻能知人善用,是一位英明君主。最后我们来到赤壁矶头。环顾四周,在长江以南的滨江平原之内只有这座赤壁山,它如一柄利剑斜插江心,大有欲断长江水之势。抬眼对岸,那就是当年曹操屯兵的乌林古寨。赤壁山临江的悬岩上,有石刻“赤壁”二字,各长 150 厘米、宽 104 厘米,据说当时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江面一片火海,把江边崖壁映得通红。周瑜率兵大败曹军后,把酒庆功,酒酣之余,提剑在崖壁上刻下“赤壁”二字,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崖到了山后,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其实,这二字为唐人所题刻,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惊涛骇浪的拍击,字迹至今仍清楚完整。二字之上有唐代道人吕洞宾刻的“鸾”字形符号。两侧刻有游人诗赋,其下有明初王奉《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诗曰:“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噉啖吴,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赤壁印象-精品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