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霸主泰坦蟒“泰坦”是希腊神话中曾统治世界的古老种族,后来人们常常将其作为一方霸主的代名词,用来表示该生物的绝对避怖和权威。顾名恩义,泰坦蟒就曾经以这样远古霸主的形象存在于地球上。2024 年,古生物学家来到哥伦比亚的一座露天煤矿,他们在岩石中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史前世界:植物、巨型鱼类、龟、鳄类……其中最令人惊讶的就是泰坦蟒化石了。经过复原,泰坦蟒曾经的样貌显现出来,看起来,它与现代蛇类并无多大差异,可以认为是现代蛇类话大后的产物。放大了多少呢?目前地球上的蛇类是生活在亚马孙雨林的森蚺(rán,蟒蛇),体长可达 4 米,重达 225 公斤,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这样的体型似乎已经十分令人咋舍了,不过,与它的远古祖先泰坦蟒相比,可就小巫见大巫了。泰坦蟒平均体长可达到 15 米,体重超过 1 吨。这种差距通过现代蟒与泰坦蟒的脊椎化石对比就能清楚看出。泰坦蟒如此巨大,食物个头自然也小不了。据分析,它的食物有半吨重的钝鼻鳄和 3.05 米长的肺鱼以及一些大型乌龟。那时候,泰坦蟒喜爱在水边游弋,同时找寻搜捕猎物的机会。一旦水中的鳄鱼放松警惕,泰坦蟒便出其不意地将其缠绕住,并久久不松动,直至可以享受一顿“美味佳肴”。这胃口可真是恐怖,对于这样的物种,估量再大的猛兽都得避让三分。人们不禁感叹:若非泰坦蟒早在 5800 万年前就灭绝了,恐怕人类也难以在地球上立足。那么,泰坦蟒这样的庞然大物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其实,这同当时的环境密不可分。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由于巨大的自然灾害而灭绝,在那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球处于真菌统治时期。在这期间,地球逐渐从大灾害中恢复过来。在距今 6000 万至 5800 万年前,由于当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地球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赤道地区的平均气温在 30 至 34 摄氏度之间。较高的温度非常适合怕冷的蛇类生存,它们的体形迅速大型化并最终进化出泰坦蟒这样的巨怪。因此,泰坦蟒也成为恐龙之后地球上第一批巨型动物,并逐渐成为远古时期继霸王龙之后的新一任地球霸主。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犹如泰山般存在的泰坦蟒,究竟为何会走上灭绝的路途呢?目前科学界对此问题并没有定论,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泰坦蟒“生不逢时”。当时地球气温急剧变化,地球大气环境处于大变动时期,泰坦蟒难以适应这样生存环境的改变,称霸自然界不久便陨落了。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就是如此残酷,远古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