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铁头怪—麝足兽在自然界,雄性动物们往往为了获得食物、领地或与雌性动物交配的权力,爆发激烈的竞争。比较文明的竞争方式是炫耀身体,较为野蛮的竞争方式则是进行搏斗。在距今 2.6 亿年前,有一种动物会通过撞击脑袋的方式进行争斗,它们就是麝足兽。铁头怪的决斗距今 2.6 亿年前的二叠纪晚期,在非洲南部的原野上,一群麝足兽正聚集在灌木丛周围。二叠纪炎热的气候导致气温飙升,中午的气温很快就超过了 40℃。高温之下,几只麝足兽静静地趴在树荫下休息,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当下午的太阳渐渐地向西落下,气温终于开始下降,麝足兽也慢慢地活跃起来。只见它们迈着懒散的步子走到蕨类植物中间,开始啃食那些新长出来的叶子。麝足兽吃东西从来都不嚼,它们只是将叶子咬下来然后吞下去,消化食物的工作就交给圆鼓鼓的大肚子里的消化器官啦!低沉的吼叫声打破了下午的宁静,麝足兽抬起脑袋四处张望,原来是两只雄性麝足兽正准备打架。它们中的一只是首领,另一只则是年轻的挑战者。它们面对面地站立着,嘴中不断发出威胁的吼叫声。但是吼叫并没有对任何一方起到威慑作用,两只麝足兽都不打算退让,它们的脑袋几乎已经贴到了一起,看来一场硬碰硬的较量就要开始了。“砰”的一声,两只麝足兽圆溜溜的脑袋撞在了一起,它们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到头顶,用“铁头功”决定谁更厉害。不过从对战形势上看,麝足兽首领似乎更有优势,因为它不但个头更大,而且懂得如何用力。经过了短暂的对峙,年轻的麝足兽败下阵来,它不甘心地后撤了几步,然后转身逃跑了。南非的新发现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对于考古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国家,古生物学家很早就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20 世纪初,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布鲁姆来到南非,他希望自己能够找到别人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化石。布鲁姆深化荒野之中,对可能埋藏有化石的地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布鲁姆就发现了 8 具化石,而这 8 具化石均属于同一种动物。为了更好地讨论这批化石,1910 年,布鲁姆将化石打包寄回了美国,化石就保存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经过讨论,布鲁姆在 1911 年将这种动物命名为麝足兽。麝足兽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生物,属于兽孔目。敏捷的大块头从体形上看,麝足兽是一种笨重的动物,它的体长在 2.5—3 米之间,脑袋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1.5 米,体重在 500 公斤左右。麝足兽的脑袋圆溜溜的,头顶上没有长头冠。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