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教学探讨摘要:在量子力学教学中,注意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把握量子力学教学的基本框架,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提出把态叠加原理和本征函数系的正交归一性作为教学主线,指出在量子力学教学中要重视力学量用线性厄米算符表示的。关键词:教学过程;基本框架;基本概念;态叠加原理;正交归一性量子力学的对象是难以直接感知的微观客体,而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又如此地与我们所熟悉的常识相悖。如何使学生顺利地、自然地了解它、接受它,认识到‘微观世界中客体的运动理当如此’,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本文介绍笔者在量子力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以求抛砖引玉。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课前预习阶段。以学生为主,老师的辅助作用是发给学生教学指导意见,主要包括该章节需掌握的重点难点等知识点内容,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第二阶段中课堂教学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阶段。这一阶段老师为主,也充分发挥学生的辅助作用。这个阶段主要是把量子力学的知识结构、应用结构和方法讲授给学生,使他们对该章节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且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为第三阶段中独立完成该章的作业打下基础。第三阶段是复习巩固阶段。每学完一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该章作业及补充题,老师通过批改作业及时与学生沟通,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辅导答疑。量子力学给出了一套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完成从经典理论到量子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只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自己动手完成相当数量的习题才能学好这门课程。二、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框架一般量子力学的教科书包括了三个基本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这部分主要分析人类是如何认识到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从而让初学者弄清楚微观粒子为什么有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第二部分是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这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要注意把握原理的表述形式及原理的内容两方面。原理的内容包括有:关于微观状态的原理,关于力学量的原理,关于运动方程的原理,以及全同性原理。原理的表述形式是指上述原理可以采纳不同的表象和绘景来描述。主要弄清什么是表象以及为什么会有不同表象等问题。第三部分是关于运用基本原理解决的基本物理实际问题及其方法。一般地说量子力学解决的有两类问题,即粒子在有限空间的运动和在无限空间的运动,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