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情况的调研报告村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会),是村级民主监督机构,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属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群众性组织,依法独立行使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权,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建立村监会,积极搭建起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三个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的村民自治权力结构是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和抓手。村监会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既要监督村两委,又要配合村两委做好工作。近年来,浙江等地在建立和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实践证明,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对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加强,是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是农村基层工作的机制创新,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任务,201X年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在全县推开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设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下发了政策文件,明确了监督职责、权利义务、工作流程等,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县建立村监会已有两年多时间,为了解这一机构作用发挥情况,近期,XX县委党校组成课题调研组,深入县纪委、农业局等有关县直单位和幽兰、向塘、塘南、南新等乡镇村,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文件资料、听取有关人员讲解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2一、基本情况从调研掌握到的情况,关于建立健全村监会,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十二部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民发〔201X〕162号)、市纪委在201X年9月印发了《关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施方案》(X纪字〔201X〕65号)、我县在201X年3月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基层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通知》(X纪发〔201X〕10号),截止201X年9月底,我县16个乡镇和2个开发区管理处共263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村监会,并按照文件有关要求,每个村监会产生3~5名成员,全县共有978名村监会成员,其中,中共党员723人,占总人数的73.93%。XX县村务监督委员会信息汇总表乡镇(开发村委会其中建立了村务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性别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男性人女性人80岁70~60~50~50岁高中高初初中区)(个)委员会人数数(个)数(个)以807060以以中中以下(个)(个)上岁岁岁下上莲塘镇88242314137向塘镇2020817833302523蒋巷镇171775751730208幽兰镇29299794310273921塘南镇232310210111163925213武阳镇1717616011827178冈上镇121244422391616广福镇1414424022614137三江镇9935352528泾口乡232368599112829南新乡212179754114192916八一乡15154746113181312黄马乡131352511262420塔城乡101047407282395富山乡772929210611东新乡6630282146712银三角管委会882421331146金湖、银湖管理处11114141161420合计26326397893840910029230727001386879(注:以上数据截止时间:201X年9月底)从上述村监会成员信息汇总表统计分析,我县村监会成员呈以下特点:1.性别比例失衡:男性占比96.91%,女性占比4.09%;2.年龄结构偏大:50岁以下占比27.61%,50~60岁占比31.39%,60~70岁占比29.86%,70~80占比10.22%,80岁占比0.92%,平均年龄近56岁;3.学历结构偏低:高中学历占总人数的1.33%,初中学历占总人数的8.79%,初中以下学历占总人数的89.88%。二、主要问题4虽然村监会工作有了良好的起步,在村级事务监督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作为一个新生组织,其在建立和发挥职能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1.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开展未及预期。据调研,我县在建立、规范村监会的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明显不高的问题。从纪委层面来看,XX市及我县下发的建立村监会有关文件中对村监会成员的资格条件、岗位职责,村监会产生办法、权利义务和工作职责均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遵守。比如,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亲属不得担任村监会成员,而某镇所有村监会主任均由村“两委”成员兼任,其他乡镇中村监会主任和委员任职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在我县自成立村监会至今一直存在,而有关部门并未及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