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帮助同学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2.知道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是一种美德。3.知道同学之间友爱互助的事例。情感:1.同情有困难的同学,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2.体验帮助同学、伙伴时的高兴心情。行为:主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伙伴。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编写的。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具有这种品德的人,能在别人遇到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热情的帮助。本课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主人公“我”主动热心帮助同学的两件小事。第二部分,通过老师和“我”的对话,说出为什么“我”爱帮助同学。本课设有五个栏目,即“说一说”“议一议”“学一学”“想一想”“夸一夸”。“说一说”栏目,设在课文的前面,起导入作用。“议一议”栏目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一学”栏目是学儿歌。学会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想一想”栏目,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帮助有困难同学的具体行为指导。“夸一夸”栏目,意在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号召大家向这些同学学习,形成一种主动帮助有困难同学的风气。教法建议:1.在教学“想一想”栏目时,不要强求学生回答的答案是唯一的,应鼓励学生设计多种答案。2.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3.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课上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学校生活中的实例。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孔融让梨"的传统故事。2.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的事例。3.知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情感:1.愿意向讲谦让的同学学习。2.当自己谦让别人时感到心情愉悦,别人谦让自己时有感激的情感产生。行为:1.在好处和方便面前想着别人。2.与同学相处时,把好处和方便让给同学。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具有这种品德的人,能在别人遇到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热情的帮助。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感。教育过程:一、导入1.教师提问:你看到过同学有困难吗?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此问题为栏目一中的问题)2.教师小结并过渡:同学们都很热心,在同学有困难时,能够主动帮助。老师认识一位同学,他和你们一样也很爱帮助同学,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帮助同学的。二、明理1.教师演示课件一(内容:学习课文的思考题及课文全文)2.学习课文的思考题目:(1)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