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法论研究一、研究的背景及理论意义如果说 20 世纪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话,那么 21 世纪将属于科技经济的时代。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逐渐迈向科技经济时代,推动这一伟大转变的是由科学技术创新支撑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世界经济出现融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为一体的新浪潮,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并迅速向生产、生活、服务及政治文化各领域渗透,这一浪潮正促使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条件的变换。科技进步的基础是科技创新,新知识的扩展和应用。科学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准,成为人类文明不断延续的根本动力。现代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谁最先进行科技创新,并最先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谁就赢得了世界经济的主宰权和制动权。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控制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占据着世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地位。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一些国家(美、英、日、德等),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起来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使英国成为最发达国家,占据“世界工厂”的位置;电力技术的创新,使 18 世纪的德、法迅速崛起,经济腾飞;核能和电子技术的创新,使美国一跃而成为超级大国。在当代世界性科技革命中,经济全球化将巩固北方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的地位,而南北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潮流当中,并于 2001 年成为世贸组织大家庭中的一员,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达国家在许多科技前沿和原始创新方面远远领先我们,我们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有较大差距的压力。此外,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采用各种手段同国内企业争夺和控制中国国内市场,以推销各种新技术的方式抢占我国技术市场。而我国企业竞争力弱,倾向于靠政府保护或者合资,而不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竞争能力。在中国加入 WTO 之后,这一形势将变得越来越严峻。因此,科技创新必须也必然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一)科技创新必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