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配套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山东博兴模拟)一笔一画,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横平竖直,承载着中华文明厚重的底蕴和价值。开学第一节课“字以溯源”为同学们讲述了前辈们为了传承、保护汉字而坚守一生的故事。重视汉字的传承和保护是基于()①汉字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③汉字演变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的历程④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019·陕西四校联考)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8·四川成都五校联考)中华五千年文化,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了解并阅读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①古代诗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4.(2018·北京东城模拟)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在北京展出。整个画作蕴涵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整幅图既符合皇家的审美情趣,又体现了青年画家严谨的生活态度,更将青年学子在王室衰微、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的现实面前所产生的强烈爱国激情融入画作之中。《千里江山图》体现了()①中华绘画艺术博大精深的特点②艺术作品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③中华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的特点④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9·浙江绍兴高三模拟)中国烹饪协会明确表示,将研究新的菜系评价体系,在中国菜的国家饮食文化整体概念指导下,确立以省级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域菜系内涵,传统的八大菜系将扩容为三十四地域菜系。这印证了()①文化创新实质在于文化发展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③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博大精深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2019·福建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杭州钟灵毓秀,远古即孕育了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不少中原地区缙绅仕宦移民杭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材料表明()①杭州文化具有包容性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③不同区域文化逐渐趋向融合统一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2018·济南一模)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18·福建厦门质检)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迎合着民族和时代的情感需要,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中国花鸟画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它()①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情趣②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2018·山东郯城模拟)在安徽,长江、淮河两条大河横贯省境,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