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我们的企业人生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共同奋斗在煤化建设的旗帜下,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没有东西南北之别。企业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孕育着我们,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平台;同样的,它也需要我们倾其一生、代代相传的注入新的青春与活力。然而,现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就像是一片树林,林子大了,形形色色的人都会有,阴晴不定的事亦常在。 很多人在进入企业前,都会想着能够“寄生”于企业,不断汲取营养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给了企业,但从未想过要成为当中的一员,也没有想过企业为什么要接纳他,而是总想着能与企业相伴一生。在职业生涯之初,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常态,有这种想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甘愿被企业塑造,而选择了被企业放弃。这是我们的可悲地地方,也是企业的无奈之举。 企业的进展离不开知识、青春与财宝,因此不断吸纳着大学生的到来,企业往往将未来的希望寄予于此,在一开始就给予了很多的关怀和优待,将更多的目光投射在他们身上,希望可以发光发亮。作为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要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工作,不要做一座徒有虚名而不会喷发的“死火山”,不要待企业的关爱和目光不在时,只留有“月有阴晴圆缺”的遗憾。 在企业中,入职五年以上的从业者居多,他们对企业已不再陌生,丰富宝贵的经验和阅历催生出不少目标志向和能力业绩不成正比的人。他们比较“自信”,总是迫不及待的期盼能早日干一番大事业。但他们又心不在焉,责不明晰,对本职工作都力不胜任,因此常会愤世不公,对在某些方面做出成绩的人产生异样的目光,最终是阻碍了自己前进的脚步。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即便是让其纵身一跃,羽翼未丰者也不可能高飞。所以说,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想要成功,首先要解决态度的问题,有了正确的态度,能力的翅膀才会自然张开。 企业中有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与企业“共栖”生活,既没有正面地积极效用,也没有负面的影响,只是在企业中存在着。他们没有目标和想法,整天复制粘贴着前一天的工作,重复着昨天的生活,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他们把自己禁锢在思想的牢笼里,痛苦的生活在一小片天地中,渴望着外面的世界。要想打开这类人心中的枷锁,貌似很难,但是一旦成功解脱,他们会非常敬业,一往无前。 企业的持续健康进展,离不开积极向上、爱企如家的人。每一个企业都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们,他们就像是太阳,整日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