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讨论 人口与教育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当前,人口和教育已成为世界上两大社会问题。 我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人口总量的严格控制,人口年龄结构却发生了峰谷交替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效益。从我国人口进展的这种态势来看,大城市平均领先于全国约 25 年[1,2],且其教育资源又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因此,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同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讨论就应及早提上议事日程。过去对此问题重视不够,缺乏系统讨论,使人口控制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协调。因此,在强调科教兴国和可持续进展两大战略的今日,解决人口与教育的协同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我国各大城市与上海市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的相似性及其相位差 上海市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城市中均属最低水平,1993 年起户籍人口整体出现自然负增长(-‰),率先跨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行列,其人口年龄结构如图 1 所示[4,5]。 附图 图 1 上海市 1996 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资料来源:《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进展讨论》 北京等大城市与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峰谷交替具有相似性,只不过在年龄或时间上有所先后,即存在相位差。例如北京波动相位差比上海滞后约 5 年,人口自然负增长滞后约 15 年,如图 2、3、4 所示。 附图 图 2 北京市 1990 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 1990 年人口普查资料》 附图 图 3 上海市 1990 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国 1990 年人口普查资料》 附图 图 4 我国各大城市相对上海市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相位差估算示意图 我国 37 个大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相对于上海的相位差滞后 0~10 年不等,而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则滞后 6~40 年不等,如图 4 和表 1 所示[1,6,7]。 表 1 我国各大城市相对上海市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相位差估算序号 城市名称 1999 年末总人 与上海对比的相位差 数 1 上海 02 抚顺 63 沈阳 64 北京 155 大连 156 天津 207 长春 208 吉林 209 哈尔滨 2510 南京 2511 杭州 2512 济南 2513 武汉 2514 长沙 2515 成都 2516 重庆 2517 青岛 2518 鞍山 2519 郑州 3020 西安 3021 唐山 694 3022 齐齐哈尔 3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