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实习带教的探讨和体会 【关键词】 教育,护理;临床实习;学生,护理 护理临床教学是培育合格护士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护理学是动手实践较多的一门学科,大部分的护理工作必须通过临床实践才能掌握,因此临床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优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而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相对滞后。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临床护理教学与患者之间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产生了矛盾,甚至由于带教工作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既要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又要保证患者满意,减少医疗纠纷是护理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卫校、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每年接受众多本科、专科、中专实习生来院实习。为了培育和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合格护士,我院自 1995 年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带教的好思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当前护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监督力度不够,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 临床带教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措施不得力。例如个别老师带教意识淡漠,缺乏责任感,片面认为带教是一种负担,还怕护生出了问题要老师负责。个别科室不重视带教工作,只让学生跑腿干杂活;加上 1995 年以前大专毕业生和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带教老师相对少,给学生讲解示范的少。而有的带教老师在护生实习后期,认为护生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就放手让其独立操作,不再亲自监督指导,从而增加了差错发生率,为医疗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1]。 带教老师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带教老师法律意识淡薄,只重视对护生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患者的感受和权利,比如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表现在有的带教老师服务态度不热情,心理学知识相对缺乏,与患者沟通不良,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带教老师在指导护生为患者操作前不与其商量、解释,不征得患者同意且态度生硬,患者认为自己成了被试验者、被练习者[1];有的带教老师不注意自己的带教方式,在做现场指导时不分说话场合,本不该让患者听到的话随口说出,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这样一旦护生操作稍有过失,就会导致患者不满和投诉,从而引发纠纷。 护生存在的问题 护生操作技术生硬,职业素养较差 由于护生的护理操作技术生硬、不熟练,让患者难以接受,即使牵强接受了,也会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