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乡一体化示范乡镇的探讨 很多经验证明,凡是区域经济进展快、城市综合实力强的地方,都是城乡一体化搞得好、农村经济发达、农民收入高的地方。xx 镇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城乡一体化建设意见精神,紧紧抓住当前我县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良好机遇,从全镇各村进展实际出发,扎实做好村庄整治工作,大力推动中心村和集镇建设,探究农村新社区进展模式,着力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营造新环境、实现新进展。 根据全镇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进展思路和总体规划,确定 xx镇为区域性中心型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乡镇。结合各村进展实际把 xx 一村、xx 二村为中心村试点,双河村为新农村社区试点村,确定三合村、西兴村、沾河村为村庄整治工作重点试点村。同时,着力加强小公河村、大公河村畜牧业进展。力争通过 3年时间的建设,使广阔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思想道德素养明显提高、文明卫生意识明显增强,镇容村貌焕然一新,公共秩序明显好转,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建立,形成城乡一体化建设新格局。 一、积极探究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 1、土地利用集约化。科学编制规划,严格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布局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的生产、生活用地,坚决整治违章建筑,积极开展农民宅基地整理,法律规范农民建房秩序。完成泥草房改造户 195 户,新增土地面积 48750 平方米。修订《xx 镇 XX—2025 年建设总体规划》,完善《xx 镇经济进展规划》。 2、农民居住集中化。根据交通不便的村庄向交通便利的村庄集中,规模小的村庄向规模大的村庄集中,集镇附近的村庄向镇区集中的原则,利用泥草房改造优惠政策的普遍实施,重点建设 xx 村泥草房改造示范小区 7000 平方米新居工程,不断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将宁家屯、东新屯 七站村的农户拆迁还建 64 户,逐步推动人口向集镇、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集中。 3、产业开发聚集化。大力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使农田向土地规模经营股份合作社集中,实现农田规模化经营,实施面积 4500 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 42%;争取项目资金建设 1000万元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 85%以上;新增抗旱灌溉机井 65 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800 公顷以上;维修农田路 45公里,新增排水沟 13000 延长米,改造中低产田 500 公顷以上,全面实施粮食安全工程;重点扶持 2 个农业现代化示范村,每年建设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 500 公顷以上,重点实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大豆专业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