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职高学生心理辅导的那扇窗 随着家庭影响的复杂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升学压力的增大,高中学生中出现了一些带普遍性的心理弱点或品德偏差。有的自制力差、怨天尤人、自寻苦恼;有的只能适应顺境,受不得委屈、挫折,遇到困难茫然失措;有的情绪不稳定、好嫉妒、好猜疑;有的过于自尊、虚荣、自我中心、不尊重人;有的逃学、打架甚至偷窃、“早恋”,等等。运用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解决这些心理或品德问题,往往收效甚微或无能为力,面对棘手事件时更是一筹莫展。面对学校德育的困境,领导和老师都很困惑。而通过多渠道的心理辅导来优化思想 教育 方法,就是一把能提高德育实效、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 (一)开设心理辅导课进行认知辅导 笔者认为,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生活态度反映着学生的人格倾向,学习、情绪和人际问题又是他们在校生活中的主要困惑,应对方式则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水平。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讲,这些方面既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适应程度,也决定着他们的终生 进展 。职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均非医学意义上的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而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疑惑和精神苦恼,可以通过各种心理应对方法和教育措施得以预防和消除。为此我们开设了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课。授课时间为每两周一节,内容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从高一开始系列化的心理辅导或心理素养教育,帮助他们适当缓解高考压力,指导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学会正确看待自己以及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努力培育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学习热情。全方位完善学生心理结构,创设内外和谐的心理环境。 (二)组织同类学生进行团体辅导 在平常接触中,我们了解到各班都有一些父母离异的学生。毫无疑问,家庭的破裂对于子女的成长是极大的消极因素,这些孩子的心理会因为家庭的变故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一般来说,离异家庭的孩子在学习、行为、心理。品德等方面都容易出现一些困难和偏差。如导致子女养成不良品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以及怨恨感等消极情感等等。有些孩子因此缺乏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心,甚至产生行为障碍。还有些孩子思维及想象能力受到损伤,最终出现性格缺陷。他们常见的不良性格有散漫、保守、见异思迁、逆来顺受、随波逐流、目空一切、孤芳自赏、盲目冲动等。破裂的家庭带给孩子的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和多种负面影响,使孩子形成精神缺陷,抑制了他们个性的健康成长和进展。 对此,我们把部分父母已离异或正面临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