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日为主题的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节日时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借鉴课文里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详略分明,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写作方法。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教学准备:1、学生课外了解和搜集有关家乡节日的民风民俗。2、教师准备有关图片和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写作兴趣1、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祖国各地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特别是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是那样独特,那样有趣!这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泱泱华夏民俗文化历史的悠久,魅力的独特。今天,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用你的敏锐的观察、独特的笔触把家乡节日的民风民俗也像老舍先生那样写成一篇精美的文章,好吗?2、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家乡地处屈原的故乡湖南,是古时候的楚国。这里有出名的岳阳楼,更有端午节的由来之地——汨罗江。3、师出示端午节习俗的图片:同学们,谁能说出这些图片上的节日?二、确定思路,回顾写作方法 1、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过节日的民风民俗真不少,今天的习作中,你最想介绍家乡的哪种民风民俗?(1)、引导学生回顾客家人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课件展示客家人各种节日的画面。(2)、这些传统节日里,你最想写哪个节日?为什么想写这个节日?(3)、学习小组交流:你最想写得这个节日,有哪些民风民俗?2、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俗白”的写作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温馨与美好。老舍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所运用的写作方法更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1)、请学生回忆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得?(按时间顺序,从腊月初旬一直写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2)、详细介绍了北京春节的几次高潮?(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课件出示描写这三个高潮的相关段落,并指名朗读。(3)、除了详细介绍的三个高潮的民风民俗,还介绍了哪些民风民俗?这种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4)、这篇文章除了详略得当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结合课文,畅所欲言)A、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透露出老北京人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B、非常自然地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C、场景描写生动,有较强的画面感。(课件出示描写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