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损害专项治理方案随着建筑业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员工越来越多的和施工机械接触,发生的机械损害事故也就越来越多,在建筑施工现场五大损害事故中,机械损害事故不但所占比例大,并且具备事故危害性大、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等特点,现从操作章程和技术角度谈谈事故的发生的类型、原因,并提出安全预防措施。 一、机械损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1、安全意识淡薄。2、工作责任心不强。3、对机械检查不细。4、安全装置不灵敏。5、无证上岗作业。6、员工素养低。7、违规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8、安装、拆卸不按安全技术操作章程。9、安装、拆卸没有安全施工方案或方案未经审批。10、没有认真进行安全拆卸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安装拆卸方案实话过程当中,无监督检查。11、使用无防护的机械设备或淘汰落后的机械设备。12、机械没有按要求进行维修、保养。 二、预防和控制机械损害事故的措施1、建筑安装企业及其附属的工业生产和维修单位的机械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合理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2、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警报器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其调试和胡障的排除应当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3、处在运转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4、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停止其使用。5、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相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特别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6、违反安全操作章程的命令,操作人员有权利进行拒绝执行,由于发令人强制违规违章作业造成事故者,应追究令人的责任,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7、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喝酒后操作。8、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根据相关规定穿戴劳保用品,长发不得外露,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9、进行日作业两班及以上的机械设备均须实行交接班制。操作人员要认真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表。10 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入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服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11 现场施工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