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经营活动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期的国际化过渡到全球化,且日益呈现出加剧的趋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内经济正在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中所占的比重被称为该国的外贸依存度)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 8%上升到 2025 年底的%,标志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程度在不断加大。广东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正视自身优势和不足,参加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摆在广东中小企业面前的新课题,而选择适合的国际化经营道路则至关重要。本文将在对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优势、经营过程中的障碍、经营战略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经营的建议。 一、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分析 2025 年,广东民营企业的出口旺盛,1月和 4 月、5 月、6 月,其出口额均超过了国有企业,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上半年,私营企业出口亿美元,比国有企业多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出口总额的%;国有企业出口亿美元,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亿美元,增长%;集体企业出口亿美元,增长%;个体工商户出口亿美元,增长 1 倍[1]。 1.市场营销优势,有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广东民营企业机动灵活、市场适应性较强,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多地接触客户,更快地反应市场等优势。另外,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同意设计和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随着国际经济沟通的加强和因特网的进展,逐步打开了民营企业了解世界的窗口,一批中小企业逐步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初步尝试,为推动国际化经营积累经验。 2.小规模、低成本和产业集群优势广东许多民营企业具有规模小、项目小、容易上马和转产的相对优势,可以很好地与一些小规模市场有机结合起来[2]。如广东纺织、玩具、制伞、鞋帽等行业,产品质优价廉,更适合进展中国家市场的需求。广东民营企业资金资源有限,其内部规模经济性并不明显,但这些中小企业一旦组成“企业群”,进行“集群式”向外投资,就可充分共享经营资源,形成规模化优势。另外,中小企业决策简单而效率高,能够更灵活、及时做出有利的反应;而且中小企业内部的环节较少,更易于管理者考核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