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纲要求考情分析考向预测(1)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讲在高考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2011 年高考共有 14 个选择题和 1 个材料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计划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都以提供新背景材料为主要题型,材料类型多样,很多都是图片材料以下三个方向要特别注意: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在 中 国 的 实 践 及 其 影响;二是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三是将新中国经济与古代经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和苏联经济联系起来考查的可能性【高频考点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 高考真题示例 1(2011·海南卷)1958 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解析:A。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规模扩大,直接导致家庭个体经营形式的消失,所以 A 项符合题意。A【解题技巧指导】 识破选择题备选项中的陷阱——添枝加叶 “添枝加叶”原来是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是指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 解答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然舍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具有绝对性的字词,一定要仔细推敲,慎重选择。如本题选项中的“彻底打破”“根本改变”。【教材知识回顾 】 䦋㌌㏒㧀낈 ᖺ琰茞 ᓀ 㵂 Ü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解放战争基本胜利,新解放区还没有土改,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 放 了 生 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䦋㌌㏒㧀낈 ᖺ 琰茞ᓀ 㵂 Ü原因核心内容意义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