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数学必修③与必修④教学体会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高中(528414) 高建彪(0760-6853660)摘 要:本文结合本校几年以来参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的切身体会,从教材顺序、教材内容、教学组织、教学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关于高中新课标数学必修③与必修④这两个模块内容的教学经验. 面对课标实验教学,老师们感觉到困难重重,如果都能互相共享教学资源,积极交流教学经验,相信能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关键词:课程标准 课改实验 把握教材 教学体会从 2004 年 9 月开始,广东、海南、宁夏、山东四省区率先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之后又有江苏、天津、辽宁、安徽、福建、浙江六省市陆续进入实验. 本人作为参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第一批实验的老师,有责任总结出课标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下面结合人教 A 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3(必修)》(以下简称《必修 3》)及《必修4》两册教材,与各位同仁探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新课标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一、教材顺序安排的讨论:1. 先上必修③,还是必修④?从大纲教材过渡到课标教材,参与实验的老师最不满意的是数学新课程中的模块化结构,认为打乱了高中数学知识的体系,所以教学中出现各种打乱模块顺序的情况. 我们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必修①与必修②的教学之后,新学期又面临着先上必修③,还是必修④的激烈讨论. 在讨论中,部分老师认为先上必修④,理由主要是两条:必修③的教学比较陌生;必修④三角函数内容在大纲教材体系中比较提前,且内容重要.其实,内容陌生只是老师单方面的原因,对学生来说,两个模块的内容都是新知识,我们的教学不能因为教师的原因而打乱实验顺序,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我校在连续几年的实验中,都是严格按照模块顺序组织教学,认为先上必修③有如下优势:(1)遵循了课程标准实验的原则,不以主观意识随意打乱模块实验的顺序,也没有给数学教学带来混乱的感觉.(2)重视必修③中算法、统计、概率的教学. 我们先用大约 7 周的时间完成必修③的教学,本模块的内容在这 7 周内都得到了强化训练,而不是放在必修④之后,然后跑马观花过一遍. 认真学好必修③的内容,可以把算法、统计、概率思想融入今后的学习中.(3)高效率地完成必修③的教学之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必修④中重点内容的训练.(4)学生学习必修③的效果强于必修④. 大部分学生感觉必修③的学习较为容易,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