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第三框 政治生活:有序参与● 课标要求:1、 内容目标: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2、提示与建议:联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观察身边的政治生活现象。活动: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讨论:有序或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代价与后果。● 设计理念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理念:在设计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如安排学生自学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体现这一理念。2、贴近生活的教学理念:选取生活中典型实例来帮助理解教材观点。3、贴近高考:课堂训练中精选近几年的高考题训练,让学生了解高考在本知识点中怎样考。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2、理解:理解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3、运用:运用所学观点分析现实政治现象。(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的三个基本原则。 2、难点: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知识联系:1、学习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重在实践”知识点时联系哲学“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观点。2、复习经济生活知识:当堂训练 1、2 题 2008 北京卷分别从政治与经济生活考查知识。(复习经济生活“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知识)。四、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2、练习法。3、自主、合作探究法。4、讲授法-----以“学”定“教”。五:学法指导从“三么”角度宏观整理第二、二框的知识。六:教学模式:3.15 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再练,先学再练后教)七、教学环节(三个环节)(一)先学:基础自主学习(约 15 分钟) 1、宏观把握:自主学习教材,简要建构本框知识体系并展示;请将本框疑问做上记号并提出来。2、微观思考:(1)怎样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3)公民监督的对象和方式各是什么?(4)公民应履行哪些义务?(5)如何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6)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公民如何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7)在我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