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城中学补习班数学第一轮复习学案 编录:刘世亮轨迹方程的常见求法1、直译解析法;该方法的主要思路就是将题目中的几何条件直接翻译为代数条件。它主要通过建系 、设点、列式、化简、讨论等步骤得到所求的曲线轨迹方程。例 1 设动直线 垂直于轴,且与椭圆交于两点,P 是 上满足的点,求点 P 的轨迹方程。2、定义法;若动点轨迹直接符合已知圆锥曲线定义,则可直接利用定义写出其方程。例 2、已知定点 A(0,7)、B(0,-7)、C(12,2),以 C 为一个焦点作过 A、B 的椭圆,求另一焦点 F 的轨迹方程.例 3、已知圆 O:及点 A(2, 0),求过 A 且与圆 O 相切的诸圆圆心 P 的轨迹方程。3、相关点法;若动点 P(x, y)依赖于某已知曲线上的另一个动点 P (x ,y )而运动,且 x , y 可用x, y 表示,则将 P (x ,y )代入已知曲线,求出 P 点的轨迹方程。此法也称代入法或转移法。例 4、定点 A(3,0)为圆外一定点,P 为圆上任一点,(除出圆与 x 轴的交点), ∠POA 的平分线交 PA 于点 Q, 求出 Q 点的轨迹方程。例 5.如图所示,过椭圆 E:上任一点 P,作右准线 的垂线 PH,垂足为 H。延长 PH 到 Q,使(1)当 P 点在 E 上运动时,求点 Q 的轨迹 G 的方程;(2)当取何值时,轨迹 G是焦点在平行于轴的直线上的椭圆?证明这些焦点都在同一个椭圆上,并写出椭圆的方程;(3)当取何值时,轨迹 G 是一个圆?判断这个圆与椭圆的右准线 的位置关系。4、引参消参法; 若题目出现当动点运动所受限制条件较多,不易直接建立 x、y 的某种联系,但且发现 x、y 同时受到另外一个变量 t(如角度、斜率、截距等)的制约而将它们用 t 表示,然后通过消去变量 t 而得到所要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 f(x, y)=0。例 6、过点 M(-2, 0)作直线 L 交双曲线于 A、B 两点,以 OA、O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PB。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5、交轨法;它常常适用于出现需求两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问题 ,解此类问题往往需借助解方程组得出含有某参数的交点坐标,再消去参数而得到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例 7、抛物线的顶点作互相垂直的两弦 OA、OB,求抛物线的顶点 O 在直线 AB 上的射影 M 的轨迹。6、向量法:例 8 、设,为直角坐标平面内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若向量,,且. (1)求点的轨迹的方程;(2)过点(0,3)作直线 与曲线交于两点,设,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 ,使得四边形是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