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系统建设与发展支付体系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以下简称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的核心和枢纽。支付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资金运行的流程、方式、效率、效果,同时也对我国国库资金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支付系统是通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构建的安全、高效的平台,其面向支付参与者提供资金流通渠道和清算、结算服务,并对支付风险进行有效监控。它是支付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有机整合,是信息系统的集群。支付体系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经济金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并存有四套支付系统:首先是各商业银行建立的行内支付业务系统;其次是银行卡支付系统;第三是票据支付系统;第四是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 为核心业务系统的信息系统集群。CNAPS 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以及清算账户管理系统(SAPS)、支付管理信息系统(PMIS)。本文所述中国支付系统特指由CNAPS 及其相关信息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信息系统集群。通过MBA 的学习并结合中国支付系统现状,笔者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应对中国支付系统所含各信息系统进行优化整合以及相应的业务改造。这样能加强支付风险防范和控制,发挥系统整合优势,进一步确保中国支付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并在促进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与执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支付系统的发展现状(一)支付体系建设成就。近年来,我国支付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支付体系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形成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的组织格局。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金融账户实名制稳步落实。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形成以票据和银行卡为主体,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为补充的工具系列。支付清算结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骨干,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主体,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外汇结算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架构。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建立了支付清算结算法律法规制度框架,确立了“安全”和“高效”并重的监管目标,明确了监管范围和监管手段,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广度不断拓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持续改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