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学 习 任 务核 心 素 养1.描述与分类:四种选举方式及其特点。2.解释与论证:分析制约我国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3.预测与选择: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4.辨析与评价:评析“直接选举的范围越大越好”的观点。1.政治认同: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四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3.法治意识:明确贿选是一种违法行为。4.公共参与:模拟选举情景,提高参与选举的能力。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1.选举方式的分类(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① 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② 间接选举:是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① 等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② 差额选举: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连一连] 2.选举方式选择的依据(1)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想一想] 有学者指出,中国是人口大国,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还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选举制度的改革上,不能急,也不能慢。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政治受经济、文化的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循序渐进。3.我国的选举制度(1)选择依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1.重要性(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3)能否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判一判] 选举就是投票,不需要选民有多高的素质和能力。(×)2.要求(1)公民行使选举权利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2)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判一判] 谁人缘好,谁给我好处多,我就把票投给谁。(×)选举方式与选举制度[创设情景]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我国选举人大代表的方式,采取了以直接选举为基础、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直接选举是指将代表名额分配到选区,由选民以选区为单位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代表的制度。我国直接选举的范围从 1953 年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