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1.参加烧焊人员必须能掌握电气焊操作章程,并持证上岗,严格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操作。2.电气焊设备在运输过程当中应轻搬轻放,严禁碰撞和涂抹油污,并要保护好电缆。运输氧气、乙炔瓶时,须轻搬轻放,严禁剧烈撞击,用罐笼运送气瓶须分别放置在罐笼的上下层内,严禁放在同一层内。平巷人力推车时两气瓶应分别放置在两车内,并固定好,两车保持 10 米以上距离。3.施工之前认真检查氧气、乙炔管路及减压阀是否完好,达到合格不漏气,各阀门开启灵活、关闭严密,电焊机把子线绝缘良好不漏电。4.乙炔瓶上必须装有防护罩及回火逆止器。乙炔瓶减压阀低压侧压力不得超过 0.15Ma,氧气流速不超过 1.5—2。氧气侧压不超过1.5。5.气焊所用火源只允许施工负责人携带,其他人员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6.烧焊现场应当保持正常通风,通风满足要求方可烧焊。7.烧焊负责人必须佩带瓦斯便携仪,烧焊作业前和进行中,兼职瓦斯员要认真检测现场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低于 0.5%时方可烧焊;否则必须实行措施,加强通风,待瓦斯浓度低于 0.5%,才能进行烧焊工作。8.烧焊作业时,要穿戴好各种保护用品,佩带良好的绝缘手套严格根据操作要求作业。9.烧焊地点要设专用可靠的洒水管路和足够长的胶管及防火锨、不少于 0.2m3 的细纱、2 台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设备和用品。10.烧焊前,对烧焊地点 10 米范围以内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彻底清理,烧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 1 次彻底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