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实习基地扩建调研报告 一、南京物流业进展现状 南京市是长江流域的商品集散中心,随着江苏经济的进展和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南京市物流量迅猛增长,去年相关流通费用超过 50 亿元,占 gdp 总量的 20%左右,估计潜在的物流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经济的进展,充分挖掘第三利润源,XX 年 9 月,南京市制定了《南京现代物流产业进展规划》,计划用 5 年的时间初步把南京建成立足南京经济圈,面对国际,具有扩张能力和充满活力的长江流域物流中心城市。培育市域“货的”配送体系,南京市连锁市场进展较快,连锁配送逐步引起人们关注。目前,该市苏宁、苏果、上海联华、江苏省新华书店等一批全国知名的连锁企业以及许多经营医药、牛奶等商品的企业,都在规划或建设自己的配送体系,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因为这种“自货自运”的落后运输方式有悖于现代物流的理念,南京市 XX 年决定筹建共同配送体系,成立几家大型的“货的”物流公司,建成与城市客运“的士”运营模式相同、标志统一的“配送货的”体系,形成市域范围内 1 小时高效配送物流圈。 培育“货的”配送体系既可满足该市众多企业,特别是位于市中心、交通受限制的商业企业加快物流速度的需要,又能促进该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进展,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有好处,可谓“一箭三雕”。 构筑高效国际物流圈,南京港距长江口仅 374 公里,为长江万吨级航道的终端。目前,该港集装箱运输仅有日本、韩国、香港三条近洋航线,且每月仅有 22 个航班,与上海相比存在极大的差距。作为空港的南京禄口机场,虽然已具备货运中枢机场的硬件,并已成立南京空港物流中心,但国际货运航班基本空白,未能起到对 it、生物化学等对时效性要求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南京集聚的支撑作用。 为此,南京决定在加快建设南京长江二桥下游龙潭港的同时,增加南京港开往日、韩的航运班次,开辟抵达新加坡、地中海等地的新航线。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要利用南京特别的历史背景,重点开辟抵达台湾的直达航线。禄口机场将重点开辟开往日本、欧美的国际航线,以构筑高效的国际物流圈,迅速提升南京物流中心城市的地位。 加快综合物流节点建设由南京港、香港海能集团、栖霞区国有资产投资中心合股投资 3 亿元、占地 7.58 平方公里的南京龙潭物流园区,XX 年将完成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任务;新生圩木材物流中心 XX 年要投入运营;南京空港国际物流中心的土建工程 XX 年要基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