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装置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简介生产装置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为确保生产过程中卫生安全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本规程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和安全管理两部分。职业卫生管理目的为保障员工职业健康,保护生产环境及生产设备的安全。职责1.生产配置部门:负责新设备的职业卫生验收,完成职业卫生监测、评价、危害控制、应急处理工作;2.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并根据职业病危害性及危害程度对岗位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3.生产班组:负责工作场所的现场管理,实施事故预防,合理使用劳动防护设备。健康检查1.新入职员工在入职前进行健康检查;2.当岗位发生变化、工作性质变更或劳动条件改变时要重新进行健康检查;3.对某些职业病易感人群,需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健康监护。监测与评价1.定期进行有害物质的检测;2.对员工的劳动条件进行评价。危害控制1.采纳最低限度控制原则,在源头上进行有害物质的减少;2.采纳个体防护、设备防护、优化工艺等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危害;3.加强通风、做好防护措施。应急处理对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1.设立应急组织与预案;2.贮备应急药品和装备;3.做好事故后的防护和抢救。健康档案1.建立员工的健康记录并保存;2.涉及到职业病案件时需要保护员工隐私。安全管理目的维护员工身体健康和安全。职责1.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并组织隐患排查和整改。2.生产配置部门:经过职业卫生监测后,确定防护设备标准,并选购、配置、使用防护设备。事故预防1.对生产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运行的安全稳定;2.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和安全监控培训,做到心中有数,避开差错;3.建立及时反馈机制,对员工的有关反馈进行仔细考虑和分析。隐患排查1.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和分类管理;2.不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对设施和员工进行排查;3.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整改或限制使用。预案制定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规定责任人和各项措施;2.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安全教育1.安排员工参加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提供安全教材和宣传资料,方便员工学习。结束语本制度及操作规程是为保障职工健康与生产设备及生产环境的安全而制定的,准确并法律规范的使用与遵守将大大提高工艺装置的生产整体水平和职业卫生安全水平,欢迎各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如发现问题,欢迎来电或者来函反映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