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噪声危害与控制噪声是一种人们所不希望要的声音.它常常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实行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国内外现都已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噪声容易造成心理恐惧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常又是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患有职业性耳聋的工人在工作中很难很好地与别人交换意见,以致影响工作效率;在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无法很好地同自己的亲人或朋友沟通思想感情,更无法欣赏美妙的音乐,戏曲.尤其是到了晚年,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这在心情上,将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一般来说,采纳工程控制措施或个人防护措施,将人们实际接受的噪声控制在 85dB(A)以下(按接噪时间每工作日 8 小时计),噪声对听力所产生的影响就很小了.与此同时,噪声对健康的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将大大减弱.因此,职业噪声危害的控制往往总是与听力保护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了有效控制职业噪声的危害,近几年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在完善法规,执行听力保护计划,加强监察,讨论开发低噪声产品,噪声控制新技术以及高性能护耳器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度. 有关噪声标准法规,自 70 年代以来,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已趋于完善并得到严格执行.当前有些国家规定职业噪声暴露标准为 8 小时等效连续 A 声级 90dB,但多数国家规定为 85dB(A).总的趋势是要过渡到85dB(A)。但不管是规定 90dB(A)或 85dB(A),对噪声超过 85dB(A)的生产场所都要求对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发给工人护耳器,告诉工人所在工作场所的噪声级和工人听力检查结果,对工人定期进行教育培训等,以预防职业噪声造成的危害。由于在噪声方面有法规标准要求,对职业性耳聋的赔偿也有明确的有关规定,执行又比较严,员工自我保护意识相对也比较高,因而职业噪声危害问题基本得到了控制。 我国目前尚无职业噪声暴露国家标准。1979 年 8 月由卫生部和原国家劳动总局正式颁发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已于 1994 年 11 月在无适当标准替代它的情况下,被宣布废止,使这方面的标准呈现空白。1999 年 12 月卫生部颁布《工业企业员工听力保护法律规范》。 由于我国当前缺少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