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因素对电力线路安全运转的影响1 大气温度的影响大气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导线的伸缩。当气温升高时,导线伸长,弛度增加,引起导线最低点处对杆塔和相间距离的变化,极容易造成接地或短路;气温降低时,导线弧垂减小,致使导线应力加大,假如遇到骤冷的天气条件,弧垂过小而使导线的应力超过使用应力时,有可能发生倒杆断线事故。2 雷电活动的影响进入雷雨季节时,在高压线路通道范围以内落雷,由于过电压的作用将可能造成被击点处与导线、相间或对地空气绝缘击穿,绝缘子串闪络,从而使线路断路器跳闸。3 大风的影响虽然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时一般都考虑了风速的影响,可是当风速超过一定值时,线路设备在迎风面水平方向上的机械荷载将增加,拉伸作用使悬垂绝缘子串偏斜,尤其是导线的张力和弧垂都将增加,造成空气绝缘间隙的减少,容易发生相间短路和导线烧伤等事故。同时,风速过大时还会使高压线路发生振动现象,如不实行措施,长时间振动将会引起金属疲劳,造成导线断股,严重时发生断线事故。4 覆冰高压线路发生覆冰,极难观察。当发生覆冰时,空气湿度较大(在90%以上),气温大多在-5℃~-15℃之间。导线所处空间风力大,但风速并不大,一般在每秒 15m。尤其凇冰是一种溶重较大,对线路运转危害极大的一种覆冰,它的附着力强,结冰后呈结实的透明状冰壳,外观上看,冰与导线浑然一体,不易辩清。它的产生,使导线应力增加,杆塔及承力元件的荷载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导线和避雷线弧垂增加,对线路的运转带来极大的危害。5 污秽闪络由于乡(镇)工矿企业的进展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当线路经过环境污染地区时,空气中可溶性酸、碱、盐类尘埃不同程度地落在电瓷绝缘子表面形成污秽层。这些污秽层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小和干燥状态下对线路的运转并无多大影响,一旦遇到潮湿(如雾、毛毛细雨等)气象条件时,绝缘子沿面闪络电压将显著下降,绝缘污秽严重时可导致在工作电压之下发生击穿闪络,此种绝缘污闪是电力生产中重点预防的事故之一。6 电晕所谓电晕是指导线表面及其附近的电场强度超过了空气的击穿强度时,在导线表面附近产生的游离放电现象。此现象的产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空气的密度和相对湿度、风霜、雨雾等,导线表面的光洁程度、导线的直径、材质等。它不仅增加了电能的损失,而且还产生噪声及无线电杂音,对正常通讯也造成影响。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保证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转,除了线路施工时严格根据规程设计,遵循设计准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