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爱心评语中成长 一日,翻开一位学生的素养教育报告单,我被其中的班主任寄语吸引住了。 “你的画画得棒极了!老师节时,你送给老师的那份礼物,我至尽还挂在书桌前,每当看到它,我就想起了你,想起了你的天真活泼和多才多艺。 每天我总是默默地观察你分饭时那不太熟练的动作,那仔细的表情,和那穿梭于食堂与班级之间忙碌的身影,你总是最后一个吃饭。就这样,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你辛苦了!老师多么希望你学语文也能像画画那么专心,像分饭一样仔细,成绩也像画画一样出色,那样你远在外地的父母将会多么兴奋啊!” 我被这则评语感动了,于是我不由得想起儿时的“八股式”评语:“该生在校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学习刻苦,希望今后克服懦弱性格”等等,年年如此,大同小异,真的,让人感到乏味极了,想来家长和学生读了也会味同嚼蜡,不把它当回事。 评语作为一种定性评价的方法,在我们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和道德行为评价等方面正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评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已被广阔老师运用,也倍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那就是——爱心评语,笔者在此想探讨的是,爱心评语的内容构成及特点问题。 众所周知,对孩子们来说,每个学期末,都会从班主任手里接过素养教育报告单,他们最迫不及待要做的事,就是阅读老师给他的评语,要知道,这可意味着他一个学期以来的表现,在老师心中的地位啊!对家长来说,自己孩子的优缺点,老师对他孩子的印象,也永远是他们最关怀的话题。因此,什么样的评语最能触摸到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在享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去自觉克服自身的弱点,让评语真正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爱心评语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 以肯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评语的切入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主要的是,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进展根源的‘闪光点’,做到使孩子在他最能充分显示和发挥天赋素养的事情上,达到他的年龄所能达到的卓越成绩。”我们的素养教育,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又要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是他们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阶段,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音乐、舞蹈、体育、读书、朗诵、作文等,还有不少孩子有特别擅长的技能。我们假如能在评语的开头就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予充分的肯定,那么学生的荣誉感、成功感就会油然而生,这样的开头不仅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