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17 课教案例文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今日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2024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17 课教案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4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 17 课教案例文 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会本诗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4、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诗句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前准备: 1、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编写相关资料。 2、老师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同学们,今日我们将学习一组诗,首先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出示古诗及背景) 2、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这天有什么习俗?忆是什么意思?老师简述山东的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是谁在思念?你对王维有什么了解?师补充简介诗人。 过渡:王维为什么要思念家乡亲人?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的课外知识与所学内容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对全诗有个整体感知,以问题过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诗句。 1、范读,齐读古诗。 2、学生自学,理解诗意:先自由读理解诗句并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再小组沟通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首先指名说说已懂得的诗句意思,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再指名说;最后齐读古诗。 4、师述:读诗不是弄懂诗的意思就行了,还要弄懂、体会出诗中的情感。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追问)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的呢? 5、学生分组自由讨论。 6、沟通发言。(重点抓住独、异、倍、遍、少一人等词语进行体会,相机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并感情朗读) 7、感情朗读。 (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信任学生,学生是可以读懂诗句意思的。这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知道读诗不仅是懂得意思,还要读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意境,并教给学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