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武器简介 动能武器是利用弹丸、碎片或其他兵器的动能来达到毁伤目的的武器。我国古代冷兵器如刀、枪、剑、戟等,就是动能武器中的一类。 随着火(炸)药的发明,利用炸药驱动的枪、炮的弹丸或手榴弹的碎片,成为毁伤效果更为巨大的另一类动能武器。 在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中,所发展的一系列非核太空武器中,动能武器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最近他们研制成了代号叫“闪光卵石”的太空拦截器,长为 1.02 米、直径为 0.3 米,质量小于 45 千克,飞行高度为 644 千米,飞行速度约 6.4 千米/秒。它是利用直接撞击以摧毁来袭导弹的,这就是它为什么又称拦截器的原因。显然,要能使这种武器发挥威力,必需有一套跟踪、瞄准、寻的、信息、航天等高新技术作为基础才能实现。正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航天和信息等基础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武器的命中精度提高到米数量级,这就促使人们能够避免使用大范围毁伤的核武器,而发展一系列靠直接与靶标(例如导弹、卫星等航天器)相互作用达到毁伤目的的武器。本文介绍的动能武器以及激光、粒子束等向能武器,就属于这一类武器。 除了在大气层外太空能利用动能武器摧毁靶标外,大气层内也在发展比一般炸药驱动的弹丸或碎片速度大得多的动能武器,例如利用电磁加速原理研制的电磁轨道炮等。加速后的弹丸的速度可达每秒几千米,甚至超过第一宇宙速度(7.9 千米/秒)。 作为高技术的产物——现代动能武器已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要成为军队装备,技术成熟的武器系统,还有大量的技术困难有待突破。1991 年美国在动能武器发展上已经化了13.5 亿美元。1 动能武器的分类 可以将动能武器大体分为三类:靶标不产生任何破坏;靶标产生崩裂;与弹丸接触的靶标部分产生液化或气化的相变而成坑或穿孔。固体材料破坏的特点是抗拉强度 Y 比抗压强度 c和抗剪强度 s小得多,因此固体材料最易被拉力所破坏。固体的拉伸应变能密度 wy为用心 爱心 专心 式中 E 为材料的杨氏模量。当武器的动能小于 wy时,材料不致遭到拉裂。例如对于铝材 ,Y=104牛/厘米 2,E=1.4×104牛/厘米 2,因此当速度满足条件 则密度为 0,速度为 v1的弹丸不致对铝材产生破坏。有时称其为低速碰撞,刀枪剑戟等冷兵器就是这一类。它主要不是通过与靶标的能量交换,而是通过动量交换达到毁伤的目的。若冷兵器的质量为 m,速度为 v,与靶标作用的时间为,根据动量定理,作用在靶标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