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求合力-教学参考思路分析 本节重点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定则,难点是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合力.无论用图解法或计算法,都需先把一个具体的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抽象为一根有向的线段,然后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这种抽象法是物理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学习中应认清矢量与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的运算法则不同,标量的合成是代数加法,矢量的合成是平行四边形法则,掌握好平行四边形法则是正确理解矢量概念的核心,也是研究以后各章内容的基础. 此前,学生未有意识地研究过等效问题,等效思想又比较抽象,不易接受.因此,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水、拉(推)车等,来渗透等效思想.从复习初中学过的求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来明确等效思想.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得出平行四边形法则,来深化等效思想. 学生已掌握代数运算,而第一次遇到矢量合成.矢量合成不是简单数学相加,即 1+1 不一定等于 2,它是矢量运算法则.能用数学知识中矢量求和的方法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知识总结 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描述力的形象直观,还在于又带来了一种新的处理物理问题的思路,即通过图形来处理物理问题.数学上的一些边、角,又赋予它新的物理意义,即矢量的大小和方向;数学上图形之间的关系,边角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全等、相似等等,也反映了力之间的关系.如果实现这一过渡,则代表着能力上的一个飞跃. 在解决此类物理问题时,就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平面几何问题,求所画图形的边长和夹角,然后再考虑它所具有的物理意义. 1.图解法解题的程序是:①选标度;②用一个点表示物体,分别作出 F1、F2的图示;③作辅助线,作平行四边形;④作出两分力所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合力 F;⑤用刻度尺量出该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合力 F的大小;⑥量出合力 F 与 F1(或 F2)的夹角,表示合力的方向. 2.关于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应该记准、记熟.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三角形三边边长的关系,即物体受到两个共点力 F1和 F2时,其合力 F 的范围,|F1-F2|≤F≤F1+F2.合力可大于任何一个分力,也可以等于或小于任何一个分力.设 θ 为 F1和 F2间的夹角:①当 θ=0°时,F=F1+F2;②当 θ=180°时,F=|F1-F2|;③当 θ=90°时,F=;④当 θ=120°,且 F1=F2 时,则 F=F1=F2;⑤当在 0~180°内变化时,随 θ 角的增大,合力 F 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