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权融资与运作方案1、绝对控制权 67%,相当于 100%的权力,修改公司章程/分立、合并、变更主营项目、重大决策2、相对控制权 51%,控制线,绝对控制公司3、安全控制权 34%,一票否决权4、30%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线5、20%重大同业竞争警示线6、临时会议权 10%,可提出质询/调查/起诉/清算/解散公司7、5%重大股权变动警示线8、临时提案权 3%,提前开小会9、代位诉讼权 1%,亦称派生诉讼权,可以间接的调查和起诉权(提起监事会或董事会调查)在 2016 年度的商战中,与王石相关的宝万之争、与董明珠相关的收购事件都一度被炒得轰轰烈烈,有关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纠纷被热烈讨论;年底,90 后美女、"空空狐”的创始人兼 CEO 余小丹又“控诉”投资人周亚辉在其生病期间将其“踢出局",掀起投资圈和创业圈的一阵波澜……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长久的命题,本文仅就管理层如何保持其对公司的控制力进行简要分享。1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其控制力方法 1扩股系指企业向社会募集股份、发行股票、新股东投资入股或原股东增加投资扩大股权,从而可以增加企业的资本金,管理层有机会扩大持股比例。扩股的具体方式有多种,包括:在二级市场增持股份;通过定向增发进行扩股;与其他股东达成股份转让协议,受让其他股东的股权。就定向增发而言,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时,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 10 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 20 个交易日市价均价的 90%,发行股份 12 个月内(认购后变成控股股东或拥有实际控制权的 36 个月内)不得转让。对管理层而言,他们最常通过 MBO 程序取得公司的控制权。MBO 程序(ManagementBuy-Outs,"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从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等变化,以改变公司所有制结构的一种行为。通过管理层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关于这种所有权变化能否有助于企业的发展,目前并无定论。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时候,管理层作为股东,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趋同,能够有助于降低成本、加速公司的发展;不过也存在由于缺乏外部的监督和管控,管理层作为股东反而不利于公司进步的情形。方法 2一致行动人协议常指在公司没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情况下,由多个投资者或股东共同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从而扩大共同的表决权数量,形成一定的控制力。我们平日在做投融资项目和股权转让类项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