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历史悠久,一直传承到现在,有着许许多多的习俗活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端午节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 福建晋江 福建的许多地区,特别是晋江一带,更有流行在端午节吃“煎堆”的习惯。做为一个远嫁到晋江的川妹子,我对“煎堆”是相当感冒,觉得吃煎堆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所谓的煎堆其实就是用面粉、番薯粉或者其它配料组成的浓糊的状煎物。据说吃这种“煎堆”有“补天”的作用,我想大概和那个时候落后的生产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吧。而在晋江往泉州、漳州一带,很多地区都有吃十色面的习俗,也就是用各种蔬菜,蔬菜的种类越多越好一起煮成面食。 吉林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的很多人在端午节这一天都特别喜爱吃打糕。其主要是艾蒿和米饭的结合,其具有浓郁的朝鲜民族特色,至今其糕点的美味仍是很多人的最爱。 每一个地区在端午节这一天都会有自己所特定的民族饮食文化,而对于当下的我们而言,其实间或可以静下心来品位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是诠释生活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与方法。 江南小镇 江南的端午总是多雨,此时人们更喜爱吃五黄,俗称的五黄指的其实就是黄鱼、黄鳝、黄瓜、雄黄酒以及咸鸭蛋。传说在端午节吃这些食物具有驱暑避邪之功效。特别是喝黄酒更是闽南一带的传统习俗,至于为什么要喝黄酒,或许大概和民间的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有关吧,至于是不是如此,我们也无从考证了。小时候,我们的奶奶辈们总会追着跑着让我们喝雄黄酒,说是来年就不怕蚊虫叮咬之类的,不过据现代营养学发现雄黄酒中含有一种砷的成份,这种成份有剧毒,因此喝黄酒的习俗在很多年轻人这里已经不再流行了。不过,倒是流行起了用雄黄洗澡,洗脸,据说有驱虫的功效。 河南、浙江一带 每年的端午节,河南、浙江一带都有吃大蒜鸡蛋的习俗,也就是把大蒜和鸡蛋一起煮,然后让家人当早餐食用,据说这样的吃法可以避“五毒”。 江西南昌 江西一带每到端午节几乎都有吃茶叶蛋、盐水蛋等习俗,而茶叶蛋、盐水蛋更不仅仅只局限于鸡蛋,像鸭蛋、鹅蛋其实也都是可以的。然后在蛋上涂上红色,做成网袋让家里的孩子带着,寓意孩子可以一生平安,逢凶化吉。 扬州 到了扬州的商行节,似乎人们更加喜爱吃五红,端午吃五红的习俗倒是和江南的“五黄”有点相似之处,只不过这里的五红指的就是苋菜、烤鸭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