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虞美人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虞美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以下是我整理的虞美人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体会词的音韵美; 2、对李煜其人及其词有一定的了解。 3、 感受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 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3、提高诗歌鉴能力。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五七言的近体诗,经过唐三百年无数人的添砖加瓦,已成了一块嚼了无数遍的口香糖,再也难品出新的味道了。这时,词成了文学的新宠。宋代文人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日我们来学习著名的《虞美人》(板书课题) 二、复习词的一般知识: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 58 字以内为小令,59—90 字为中调,91 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有:豪放派、婉约派。 三、词牌名为《虞美人》,大家可否想起什么? 明确: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 202 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开,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常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和之:“ 汉军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所以此词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