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_第1页
1/14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_第2页
2/14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_第3页
3/14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一、背景 《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森林中的百兽吓跑。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来恐吓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本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时间过去了很多年,人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个有趣的故事也被人们给予了新的含义。许多学生不觉得狐狸是狡猾的、伪善的,而是机智的、灵活的,他对老虎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正当防卫,因为首先是老虎要吃狐狸的,“狐假虎威” 是狐狸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行的保护自己的一种应急措施。而且在小学生看来,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道理深刻的行为,而随机应变,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坏人坏事做斗争,却是他们喜爱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学参考。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执教者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健康状况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老师上课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我们应着眼于并科学利用课堂上新生成的教学资源,应尽可能满足不同生活经验、家庭环境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进展,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更宽阔的生活空间,进而使他们猎取更丰富的生活经验。 再者,像这样一类的以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动物为主要形象的寓言故事,长期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因为喜爱,所以他们常常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不自觉地走进文本为他们营造的虚拟时空,与其他小动物们一同喜怒哀乐,所以执教者应好好利用这种特别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二、过程 (一)本课教学目的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教学结构: 1、新课预知。 2、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3、游戏巩固,指导写字。 4、朗读课文,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5、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6、创设情景,学生表演。 7、巧妙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8、指导课外课本剧的编排。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1、狐狸和老虎的画图。 2、识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狐假虎威》教学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