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样》教案[教学目的]1.浓缩内容,理清思路。2.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教学重点]品位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教学方法]读:学会略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品:品味描写的精妙,体会作者思想的独到。思: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该是什么?[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和大家做一个心理游戏,请大家按照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请写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并说明理由。2、请依次划去这“五样东西”中相对不重要的四样,并说明理由。过渡:这虽是一次虚拟的选择,却是我们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一次深入思考,面对这一问题,也许你很果断,也许你很踌躇,也许你从未考虑过,不知从何说起。没关系,先让我们来借鉴和参考一下作家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的选择和取舍吧。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快速略读全文,理清哪些段落写“选”,哪些段落写“弃”?明确:a.第17自然段是过渡段,即“留”的内容是第1—16/17自然段。b.明确第40段是写“弃”的最后一段。即“弃”的内容是第16/17—40自然段2.学生回答。2.模仿以“留”、“弃”概括课文内容的方式,用一个字概括第41—45自然段的内容。明确: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上思考,容易想到“感想/感慨、抒情/议论”等概念,从而概括成“感”或“议”。3.作者为什么首先选择水、阳光和空气作为生命存在的三个要素?明确:因为生命的存在是个大前提,没有生命,其他一切都没有存在的可能。4.作者为什么选择了鲜花?明确:因为鲜花代表着爱和美好。生命中如果没有了爱,那生命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呢?6.根据作者舍弃的顺序概括出逐步舍弃各种东西的理由。明确:作者首先去掉的是鲜花,因为鲜花相较于生命与写作是处于相对不重要的位置。其次去掉的是水,因为没有水还可以坚持若干小时,“我”还可以写作。再次去掉的是空气,因为只要有阳光的温暖,“我”一样可以写作。当只剩下阳光和笔时作者最终选择了笔,因为放弃了笔就是放弃“我”写作的生命,就没有了“我”的灵魂,也就真正没有了“我”生命的存在。7.作者在舍弃的过程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被要求最后只能保留一种时,为什么作者给的答案的读者先前没有料到的笔?明确:作者此时有着清醒的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