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春风沉醉的晚上他,踽踽独行于兵荒马乱的时代,狂狷于文字,浮浪于生活,凋零于异乡。 “百年原是客,半世悔为儒”,他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他有文字命,字字见性情,但却怀才不遇,只能踽踽独行于兵荒马乱的时代,零余于当世。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就是郁达夫的具有浓烈自序色彩的小说。字音辨识(一)单音字栈房(zhàn) 踱进(duó)贫民窟(kū) 映射(yìng)砌着(qì) 咳嗽(ké)(sou)叠成(dié) 凝视(níng)纤细(xiān) 漆黑(qī)无暇(xiá) 痴呆(chī)演绎(yì) 萎缩(wěi)枯燥(zào) 酬报(chóu)羞涩(sè) 萎靡(wěi)(mǐ)嘈杂(cáo) 唾液(tuò)(二)多音字咽 纤强字形辨认 词语辨析蕴含·蕴藏“蕴含”是动词,意思是包含在内。“蕴藏”是动词,意思是蓄积,深藏未露。宵衣旰食·废寝忘食“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工作繁忙而勤勉。“废寝忘食”指不但顾不得睡觉,而且还忘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文学常识走近作者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富阳人,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 年 9 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写作背景《春风沉醉的晚上》创作于 1923 年 7 月。当时,作者受到革命形势的影响,已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他的目光也开始从先前较多地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劳动人民。在作品中,他开始有意识地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文脉·探究]【温馨提示】 1~4 题为同学们的自主探究题,一定要在自主解答之后再看答案哦。1.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自主解答] 小说描写了受尽压榨、孤苦无依的女工陈二妹和穷愁潦倒、谋食无门的知识分子“我”交往的四个阶段。陈二妹对于“我”,开始是疑惧和戒备,继而依赖、同情,主动地邀“我”进她的房间,把香蕉拿来让“我”吃,向“我”诉说她的遭遇。2.课文中“我”和陈二妹交往可分几个阶段?表达了什么思想?[自主解答] 我和陈二妹的交往,就陈二妹而言,分为四个阶段:①疑惧,戒备。②信赖、同情。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