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垃圾分类第一课时教案目的: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咅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通过模拟采访表演,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并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案重点: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教案难点:1・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案过程:―、激趣导入,引发思考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大路小学!(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欣赏校园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为下面录象中乱扔垃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设计说明:联系学生实际,用学生熟悉的方式将学生引入2/14新课,增强学习积极性)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师:说的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生看扔垃圾录像)生谈此时的感受。(设计说明:学生看完两段扔垃圾录像视频后,对录像中的两种相反的行为会很敏感,此时让他们谈感受,会说出舌 L 扔垃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此时抓住〃垃圾〃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会产出那些垃圾。)二说一说,分一分1、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垃圾指名答。学生在说出有哪些垃圾时,可能会片面的从家庭里来说。这时教师就要做适当的引导:想想在学习中、建筑上等还会产生哪些垃圾。2、说说对的认识。指名答。3、学生动手分垃圾。从学生对垃圾认识的回答中,小结出有些垃圾还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错的地方的原料。根据这个标准,让学生动手把垃圾分类。指名 1 人板演(用课件演示),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垃圾道具分类),(垃圾:废电池、易拉罐、废报纸、瓜果皮、变质食物、玻璃碎片、过期药品、饭、铁剩丝、杀虫剂罐子)通过讨论学生板演的结果』帀生合作完成垃圾种类的划分:可3/14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小结:我们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利用的垃圾称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还有一些垃圾是比较特殊的(废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子),我们把它们单独分成一类,称为“有害垃圾”。(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垃圾,做到分类明确。补充垃圾的种类)三、垃圾的种类1 可回收垃圾:是指经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