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 1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 10 个生字,会写“快活、哪里”等 8 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根据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究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塘、脑”等 1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 10 个生字,会写“快活、哪里”等 8 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究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科普小童话,选编本文,旨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依托文本,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训练。课文根据事情进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有趣,对话较多,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之心,对这种科普童话具有天然的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学情,鼓舞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并指导学生深化阅读课文,找出蝌蚪长成青蛙的几个关键变化,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并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讲故事的指导。另外,本课生字较多,在学习的时候,要运用一年级学过的识字方法,如熟字加熟字、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进行识记,这样才能把生字记得又牢又准。 教具准备: 课件;小蝌蚪、小青蛙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 14 个生字和 1 个多音字“教”;会写“眼、睛”等 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重点: 1.认识“塘、脑”等 14 个生字和 1 个多音字“教”;会写“眼、睛”等 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