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反思·实践型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1.成果简介出于“基于实践,为了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实践”的认识和考量,本项目组自2006年开始,开展了“反思·实践型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实施、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素养提高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我们构建了“实践—反思—实践”循环教师教育范式和“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关于实践的核心理念是立体化实践,包括基于理论课程的实践、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课外校外实践。历届学生在师范生技能竞赛、考研、考编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基于以上成绩,本专业于2015年获得教育部实施的小学卓越教师培养项目。自此,本项目在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已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探索。2011年“小学教育专业“实践-反思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曾获得南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南通大学特等奖;2013年、2014年多名教师先后获得江苏省微课大赛二等奖、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二等奖。从2012年开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省师范生技能大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每年的获奖率均为100%;毕业生在省内外的专业入职率为95%,就业率100%。据麦克斯报告,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各项指标排名均名列前茅。2014年南通大学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设小学教育专业学位方向,招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并获南通大学博士点培育专业。反思-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小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渗透。2014年,本专业获得国家级专项研究项目“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并承担国家级小学教师培训。2015年获国家“小学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立项”成为全国包括华东师大、北京师范大学在内80所院校之一。目前,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2012年)、2015年被列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卓越幼小学师培养改革项目建设单位(2015年),有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成为江苏省师范生实训标准的制定单位。我们已建立了地方政府、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和实践基地联合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实践证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培养模式下的小学教师在职业情感、专业认同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南通市政府、高校和小学协同培养未来教师的模式已经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2016年,南通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成为江苏省乡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单位,成为江苏省小学乡村教师、小学卓越教师的重要培养示范基地。反思-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以卓越小学教师培养为核心,囊括乡村定向教师、常规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模式。并逐渐被江苏省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所借鉴。成为以南通为核心,辐射江苏乃至全国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注:填写本表前,请先仔细阅读填报要求(见附件4),严格按要求规范、如实填写。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围绕反思-实践型卓越小学教师项目的开展,项目实施专业与人员围绕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机制、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一、明确专业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着眼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优质新教师。为此,我们本着“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以培养“卓越小学教师,打造江苏乃至全国品牌专业、申创小学教育博士点”为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资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力争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组织教师认真研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结合社会的需求和地方发展的需求,在对教育局相关部门、小学及往届毕业生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即面向江苏城乡,辐射全国,培养立志热爱小教事业,热爱儿童,师德高尚,身心健康,有丰厚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教师基本功扎实,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研融合,能独立承担和创造性地开展小教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专业化的卓越小学教师。2016年小教专业被江苏省列为江苏省...